通風柜面風速直接影響到通風柜的效能和操作人員的安全。
通風柜面風速的設定范圍通常根據多種因素來確定,包括有害物質的種類、散發情況、實驗操作特點以及通風柜的型號和尺寸等。一般來說,面風速的設定范圍在0.3m/s至0.8m/s之間,但具體數值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。
通風柜的尺寸會影響其內部氣流的分布和穩定性,進而影響面風速的設定。同時,不同類型的通風柜(如變風量通風柜、無風管自凈型通風柜等)對面風速的要求也可能不同。
在滿足實驗操作需求的前提下,合理設定面風速還可以實現能源的節約。例如,可以通過調整通風柜的排風高度或采用節能型通風設備來降低能耗。

JB/T 6412-1999《排風柜》:該標準規定了通(排)風柜的性能參數要求,其中操作口平均面風速為0.4~0.5m/s。然而,該標準編制時間較早,可能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實驗室的需求,特別是針對新型通風柜和特殊工藝要求的情況。
HG/T20711-2019《化工實驗室化驗室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》:此規范指出,通(排)風柜操作口的面風速應根據有害物種類、實驗操作特點等工藝要求確定,宜采用0.4~0.6m/s,無人操作時不應低于0.3m/s。
實驗室通風柜的進風速度和排風量應能抑制通風柜產生的污染氣體,并能盡快排出實驗室,以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安全。
綜上所述,通風柜的面風速設定應綜合考慮安全、效率和節能等因素,并根據具體的實驗條件和標準規范進行適當調整。